朱熹《诗集传》:“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昆虫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享也节。”
五月,雲夢心虔寺恆心師父傳告知會有一群来自香港和深圳的孩子在暑期八月初前往心虔寺,度過為期半月的中國傳統文化之旅。因此邀請觉茶道為孩子們開設一期少兒茶藝的公益課堂。
八月三日,觉茶道(武汉)义工团队三位茶艺老师,菲如,代代,莉萍,先後前往雲夢心虔寺,赴約一場少兒茶道課堂。
茶道,是通過品賞茶的美感升華到生活的藝術;也是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不僅静心、静神,也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唐宋年间的人们對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了,並且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诗经》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一幅白石老人的画作,更为茶席增添了生趣。
八月的炎熱適合在正午有個小休,孩子們早上半天的讀書到午餐已經完結,紛紛回到宿舍去了。寺院寧靜依舊,我們悄然無聲的進入教室,開始佈置,茶境之美隨行在當時的環境,因地而起,沒有預設的一切,是微妙且有樂趣的輕輕展開白石老人的蝶戀花,慢慢放下千年的漢磚,一片芭蕉葉,結定印的佛陀,如蓮品月的茶具。一切妥當時,已經迎來了孩子與父母攜手進入了茶堂,隨之聽到各種驚歎、好奇、雀躍而後安靜的落座。
寺院的茶會,賦予來者的是禪茶一味,而其中滋味,萬人萬象,理解各異,孩子與父母們在氣息調勻後的靜默,開始慢慢體會,至始至終我也沒提出這是禪茶的主題,只是安靜的沏茶,有一位妈妈幫忙分茶,寺院的師父與居士們也安靜的列坐其中。
一杯茶入口後,孩子們與落座的男女老少不約而同的發出感歎,怎麼那麼香,甜,清,透。第二杯,第三杯,大家雀躍說著自己的感受與體會,我靜靜聆聽,也訝異從四五歲的孩子到七旬老者的一致體驗,寧靜,平和。
到訪的一位外國友人,通過翻譯問詢,也喝過茶啊,為什麼在這裡有那麼奇妙的感受。我笑而不語,我們的中國茶文化確實是非常獨特且奇妙的,不僅是一片樹葉的故事,也蘊含自然的四季與人文的交融。而禪茶一味從來都是來者在茶裡感受自在與平和,聆聽回歸自心的妙處。
孩子們與父母,老師,在品茶裡感受到很多,也期待每天下午我們的茶道課堂,從茶的歷史文化,茶的儀態到器皿的認識,從茶的品鑒到自心之處的回歸總是會讓大家笑容滿面,溫柔平和。
茶帶給我們的是什麼,我們就會傳遞出什麼,愿每個生活在喧囂時代的人,在茶裡看到自己的內心,有善良智慧的種子,有溫柔以待的心境,和諧每個幸福的家庭,護佑我們的孩子,一代代興旺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
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