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镜头里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
如同一首首叙事诗,
不断被世人传唱。
PedroLuis Raota
大师是一面镜子
他,年仅24岁声名鹊起,
得到摄影界广泛关注,
被认为世上最优秀的10位摄影师之一,
曾获各类奖项超过3000种。
却异常低调沉寂,
在我们眼里好似默默无闻之辈。
他的作品被誉为深刻的现实主义,
又不失温情的人文关怀,
如一首首叙事诗,被世人广为传唱。
可我们被他摄人心魄的作品震撼时,
却不知道拍摄者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
他,就是阿根廷摄影师,
Pedro Luis Raota (1934-1986) 。
摄影大师 Pedro Luis Raota
用心体会生活,
用摄影表达自己在一瞬间
感受到的悸动与温暖,
是Pedro多年以来坚守的信仰。
Pedro的镜头里,
总有一种令你无法抗拒的力量,
让你忍不住驻足流连。
无论是平淡无奇的家庭温情
还是严肃沉默的人物肖像
抑或是悲凉无助的画面写实
Pedro在镜头中常捕捉生活中戏剧性一面,
非常擅长处理幽默和讽刺的主题。
因为身处平凡大众生活中的他,
最能明白镜头中的贫苦老百姓,
是如何在苦中作乐中度过
那漫长而又默默无闻的一生。
由于家境贫寒,
Pedro的摄影之路走的并不顺畅,
父母一直反对他喜欢拍照这件事。
跟我们大多数父母一样,
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好好上个大学,
然后,顺顺利利当个公务员。
毕竟,大多数阿根廷家庭的孩子,
都在这条道上奔跑。
可Pedro并没打算听父母的话。
从小,他就喜欢看别人摄影,
有机会借到大人们的相机,
他能拍几张照片,
是年少时最开心的事。
没人支持,自己又疯狂地热爱摄影,
连部相机都没有,怎么办?
于是,Pedro偷偷卖掉了
父母刚给他买的自行车,
这才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照相机。
虽然对于当时的Pedro来说,
自行车也是很珍贵的东西,是他的心头爱,
但要是能换一部照相机,
还是太值得了!
多年以后,Pedro笑眯眯地回忆起第一次拿到属于自己的相机时,那种激动万分的心情,记忆犹新。
“人活一辈子,总得为自己的想法疯狂一会。只有做了,才知道对不对,但没做,就有可能后悔一辈子。”
芸芸众生中,
有多少籍籍无名的人,
正是因为顺了父母的意,
或是取悦了这个浮华名利的世俗。
渐渐地,丢失了心中的山川大海,
沉沦于蝇营狗苟的生活中,
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平庸。
为什么不为自己好好地活呢?
哪怕一次?!
起初,为了生计,
他挂着刚买的相机
奔波于Santa Fe de la Vera Cruz,
主要从事肖像摄影。
Pedro拍摄的肖像作品,
个性鲜明,人物特征饱满,
仿佛下一秒,
影像中的人
就会走出来和你对话。
很快,他脱颖而出。
等稍一有了经济基础,
就来到 Vilaaguary成立了工作室。
从此,Pedro的摄影生涯才正式拉开序幕。
Pedro Luis Raota和尤金·史密斯一样,
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师。
并且和同时期的许多摄影大师拍摄了
许多身处困境的人。
但是,他特立独行的地方在于:
除了追求刹那的感动,和对社会现象的记录,
他还使用自己独特的手法,
对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入地捕捉。
在Pedro 的作品中,
出现的主体绝对不会多,
但每一个主体之间
都存在着强烈的联系。
Pedro的影像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强烈的高光和近乎黑色的背景,
是他作品的标志。
特别是他的黑白作品,
光影运用十分纯熟到位,
极度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氛围感染力。
大多以深黑色作为背景,
但也有纯白的出现,
无论如何,
都一定有一个极简洁的背景。
Pedro 还非常擅于捕捉
在欢笑与滑稽的对抗中,
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
“决定性瞬间”。
对于平凡生活中的乐趣,
Pedro拍摄的经典堪称教科书。
对平凡生活瞬间的点滴,
精准不露痕迹地把握,
让他的镜头展露了
一个又一个温暖人心的瞬间。
光与影,动与静,
在世界留下的痕迹,
完美记忆于镜头下。
对自然与动物的绝妙时刻,
也从没放过。
即便没有浓烈色彩的渲染,
但其作品表达与人物塑造,
以及故事内容的展现,
都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感动。
每一幅杰作的情感,
都有一个独立的表情。
肢体传达相互依存的关系,
虽痛苦,却又不失尊严。
Pedro一直用最简单的方式拍摄,
没有太多的技巧,
直逼人性,赋予厚重的生命。
在Pedro几乎所有的作品中,
都驻有一个牢牢抓住人心的灵魂。
似乎总是能给人讲一个故事,
又像一篇篇美文忍不住读下去。
每一秒都摄人心魄,每一张都堪称经典。
我骑白马而来,
在网的背后,
是自由的空气。
相信总有一天,
随着时光的流逝,
这铁铸织拉的冰网,
在风雨交加日月更替里侵蚀,
消散在自由的空气中。
夜幕低垂,
亲人们已沉沉睡去。
在沉寂的黑暗里,
这一双双走了一辈子也留不下
半点声息的脚板,
在听我吹出的每一个音。
Pedro的作品总是
让人久久回味,不能忘怀。
有人说:
大师是一面镜子,
照见最真实的世界。
Pedro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现实世界,
更是人文精神的深度折射。
在过世之后,他被尊敬地誉为“阿根廷的安塞尔·亚当斯”(美国摄影师亚当斯在摄影界被称作一代宗师)。
自24岁起,他不断赢得同行和艺术界的认可,共获得超过150个国际奖项和荣誉,被美国摄影学会名人堂收录。
他还在瑞士出版了两本摄影作品,
1977年首次被翻译成五种语言。
他的60幅摄影作品,
在巴黎国家图书馆美术馆收藏,
屡屡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并被世界各地的公共组织和私人收藏。
然而,
这一切对于他来说,
淡如浮云。
曾有人问起Pedro,
怎么才能精准捕捉到
如此摄人心魄的画面?
有什么技巧吗?
大师笑着回应:
艺术最打动人的地方,
都是无技巧的那部分。
哪有什么技巧,用心即可。